学校是一个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的地方,校长是学校带团队的人,“团”有“才”居于中,“队”有“人”位于后。陶行知说过:“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我们实实在在要做的这件大事就是学校教育。
2020年10月15日上午,我有幸聆听了云南师大附小周群校长主题为《传承与创新:从西南联大附校到云南师大附小》的专题讲座,讲座很接地气,台下的学员听得兴趣盎然,精彩处掌声阵阵。讲座激荡了心灵,启迪了思想。

周校长说:“学校管理需要传承与创新。决策是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整个管理过程都是围绕着一个个决策展开。传承需要挖掘历史传统,为学校寻找精神文化根基,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像建筑师一样是过渡者和传承者。我们的本事不在于否定前任,或标新立异另搞一套,而在于我们能否抛开一切杂念,以一份对事业的情怀来尊重历史,发扬传统,为学校发展竭尽所能,使自己要完成的过渡无愧于使命,无愧于上下的信任和托付。”为何要传承?因为传承具有不断反思并能及时作出与时俱进的决断的能力,这是推动学校不断攀新高的关键。
俗话说:“三流学校看校长,二流学校看制度,一流学校看文化。”我们必须克服万难奔着一流学校建设而去,以智启蒙,立德树人。以校风熏陶学生之品德与情操,不能只用规章制度来束缚学生的活动与行为。我们面对各种竞争压力和各种挑战,一定要有不可撼动的勇气。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尊重、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学会好好做个人。
周校长指出:“创新就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即更新、创造新的东西。”首先是管理机制的创新,一所学校,必须有共同的教育追求和理想,以及为之奋斗的行动策略,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民主的决策程序和制度化的运行规则,有行之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大家的潜能,解放教育生产力,用教育民主化推进管理制度化,使一切管理制度为全校教职工所认同,逐步内化为大家的自觉行动。教师队伍的活力需要良好的机制来创生、激发和保护。真正健全、完善、合乎情理并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的学校制度,只会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实现管理制度化,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校行政管理实施到位,从根本上维护全校师生员工的民主权益。如果真正做到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建议都能得到尊重,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行动都能得到支持,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才能都能得到发挥,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成果都能得到肯定,那您就是一位了不起的校长。
最后,周校长从立足当前、放眼未来,肩负使命、传承创新,智慧坚守、提升品质等方面对全体学员提出了殷切期望。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把自己所学所思用到学校管理中去,努力创办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高水平学校。
第四期66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