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讯

行走在求知的路上

发布时间:2020-11-26  点击:

拾一片红枫,我们都行走在求知的路上,虽无百花争艳,却能白霜傲菊引蝶飞。

——题记

九月匆匆而过,转眼已到了秋风徐徐的十月。红土会堂门口那棵枫树的叶子红了,伴随着一千多名学子的脚步,在清晨的阳光中闪耀着灼眼的红光,让我们不禁为之驻足,为之慨叹:我们都是行走在求知路上的读书人。



十月,是个秋高气爽的季节,也注定是个收获的季节。我们在陈文忠教授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素养中,感受了中国五千多年悠久文化的魅力,领略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品格和育人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曾说:“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生命活力和育人智慧是深邃的、广博的,值得我们每一位学员,每一位中华儿女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敬畏之心细细体悟,慢慢品读。



十月,是个金风送爽的季节,也注定是个让每一位教师重获教育思想的季节。一个个“霍尔顿”在我们的脑海里打转,一个个“霍尔顿”在质问着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对待霍尔顿?怎样去温暖一个个如霍尔顿般迷茫、无助的孩子?怎样去为他们守护那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单纯理想?”一次次的小组讨论与交流,让我们在集体探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一首饶招勇老师的《如梦令》引发了我们的思绪:“那日离家出走,闲逛只知觅愁。试问有心人,却道野鸭依旧。知否,知否,应是麦黄人瘦。”一次紧凑又富有深意的导读课让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寻找到了理想的答案: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青春不张扬?作为老师的我们其实也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孩子们身边发光、发热,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情呵护每一个年少的孩子,让他们能自由、快乐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不为冰冻的湖担忧,不为未来惶惶不安,用一颗年轻而又火热的心在属于自己的那片麦田里收获快乐,走向人生的诗和远方。

十月,一个金子般的季节。我们行走,我们思考,我们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探寻着教书育人的智慧,思索着为人师表的真谛,努力为孩子们寻找到更美的那一片麦田,做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第四期68班供稿


Copyright ©云南师范大学万名校长办公室
地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