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讯

传承历史文化 探索教育真谛

发布时间:2021-03-08  点击:

能够参加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四期培训学习,我倍感荣幸。有幸聆听云南大学历史学院王文光教授的讲座《云南民族历史文化及其传承》更让我受益匪浅。这是一次民族历史文化与教育智慧的碰撞,同时也是指导我们进行教育创新、提升新时代教育内涵的契机。

一、在云南历史文化中发掘教育传承契机

王文光教授从元谋人的发现为起点,用时间串联起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线,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历史事件,让我们漫溯于云南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中。

元谋人的远古生活痕迹让云南的人文历史延伸至史前,而南方丝绸之路体现公元前百余年间云南经济的繁荣,司马迁将云南的南方丝绸之路历史写入《史记》,让我们在今天仍能原汁原味地了解丝绸之路沿线的相关民族;南诏国与大理国书写了唐宋历史中的另一段传奇;而明代云南重新回到统一多民族国家;民国时期,云南的教育获得了巨大发展,民族艺术、文化等建设都走到了前列;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彩云之南”更是成为中国版图上的一颗明珠,云南的民族文化不但在本土深扎根基,同时也通过旅游业、商业、文化产业等形式走向全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王文光教授为我们铺开的时间线索逻辑清晰,易于理解,这样的讲授方式更激起了我们对云南历史文化溯源的热情,同时也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结合这些内容提炼校园文化教育主题,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去,做到长期、持续、稳定开展。

二、在民族文化传承中探索教育真谛

王文光教授指出:“在云南做老师,首先要了解云南。”这句话开宗明义,指出了教师作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者的责任与使命。如何通过民族文化教育来引领学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民族历史文化的情感,这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了解云南”这四个字看似简单,但是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云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这里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是名震中外的元谋人繁衍生息的故乡,也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可以说“云南翻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值得每个云南人骄傲和自豪。

如何把云南的历史、故事、荣耀,真真切切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鼓舞,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教育智慧”来实现。比如曲靖特有的爨文化,从东晋到唐代经过400余年发展,为我们留下了礼乐、诗歌、习俗、典祀、服饰、饮食、医药、建筑、工艺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从“礼乐、诗歌、习俗”这三个方面着手,提炼校园文化教育主题,让学生从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宣威的尖角洞保留了新石器时代原始人遗址,与元谋人文化相呼应,让我们感受到云南历史文明厚重的积淀。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尖角洞文物,了解当地的地质环境,探索并想象原始人的生活场景等,让学生从远古文化中感受云南历史文化的魅力。“可渡关驿道”也是开展民族历史文化教育的好素材,这里被誉为“弹丸岩邑,南通六诏,北达三巴,东连金筑”,虽然今天的驿道已经不复往日的繁华,但是这里曾经留下的辉煌却是每个云南人的骄傲。在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发掘古“丝绸之路”资源,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同时,也可以从古代文人墨客的记载与歌咏中提炼文化活动主题。比如以“可渡关驿道”为主体的经典诵读活动,搜集整理杨升庵、徐霞客等名家的相关作品,作为校园晨读的素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云南特有的地域文化风情。

这些历史文化元素的融入需要教师科学提炼、精心设计。有句话说:“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长流水。”在民族文化教育中,教师同样要有“长流水精神”,首先要自己多学、多记、多思,广泛阅读涉猎,从中汲取知识营养,实现民族历史文化的内化作用,让学生体验云南历史文化的同时受到激励和启发,从而形成“爱国、爱乡、爱家、爱学”的浓厚氛围。

三、以民族历史文化培养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首先要对自己有自信,其次要对自己所在的地区、对历史文化有自信。”在倡导培育文化自信的今天,民族文化、地方历史无疑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有效资源,作为云南的教师,要善于从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精华,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讲座互动环节,有学员就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提问,王文光教授从“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角度一一进行了解答,他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自己要有强烈的文化自信,能够认识到民族文化在教育,尤其是德育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到云南历史文化的魅力,了解云南特有的民俗习惯,这是基本的认知与接受,同时也是用民族文化滋养学生心灵的关键一环。文化自信强调了“认同、理解、保护、传承”这几个核心要素,通过王文光教授的讲解,我们认识云南历史文化的角度更加丰富多元,进一步拓宽了认识思路。

讲座虽然已经结束,但是,这次难忘的学习经历给我的启发和激励远远没有结束。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以时间线作为探索云南历史文化的知识线,不断向纵深方向进行研究。尤其要结合实际学情、教情,设计民族历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以本次学习为契机,充分发挥云南历史文化的育人作用。

“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源远流长的云南民族历史文化将能够让我们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这不仅仅是一次关于民族历史文化的学习,更为我们指明了以民族历史文化促教育创新的崭新方向。


第四期61班供稿

Copyright ©云南师范大学万名校长办公室
地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