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指出:“人的成长是各种能力逐渐生长的结果,儿童时期的真正意义是生长和发展时期,成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操之过急会导致伤害。”简言之: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欲速则不达。
我所在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在2009年的时候作出了一项决策:所有公办小学全部停止招收3至6岁的学前幼儿,也就是把原来在小学校园里属于公办性质的学前教育全部推向社会,由社会力量来承担学前教育工作。在这一决策的刺激下,民办幼儿园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表面上看,幼教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但实际上良莠不齐、危机四伏,且不说校舍条件参差不齐,伙食营养质量大打折扣、随心所欲,单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让人触目惊心。
由于工作原因,我每个月都要到部分农村民办幼儿园去检查,揪心的一幕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个学期中期的周一,我们检查组是上午九点半到达幼儿园,这所幼儿园当天的幼儿入园人数是126人,分别在三个教室上课,当天我从入园到离园,共计两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内,幼儿园异常安静,我竟然没有听到一点孩子的声音,哪怕是微弱的哭声和笑声。我当时问了站在我旁边的园长一个问题:今天孩子没来学校吗?她回答说都来了,正在看书。我震惊了,一个处在3至6岁之间的孩子,竟然能悄无声息地坐在教室里面看两个小时的书,这正常吗?我义愤填膺地说:“赶紧让孩子下来玩玩具。”园长说:“我们幼儿园没有玩具,孩子是来幼儿园读书的。”这个村就只有这一所幼儿园,村里几乎所有的适龄幼儿都送来这一所幼儿园,窥一斑而知全貌,我来检查时尚且如此,平时又会是什么情景呢?
很多幼儿园为了使儿童能够保持安静或过度担心儿童的安全,就限制了儿童的活动自由。杜威指出:“儿童的各种活动并非是无目的的,他在用自己的方法熟悉周围的世界,学习使用自己的能力,以及自己能力的限度。”儿童不停的活动,在成人的心目中,似乎是毫无意义,只是因为成人已经熟悉了周围的世界,当成人对于儿童的不停活动感到不耐烦时,并进行阻止,如此行为,实际上是切断了孩子寻求真正知识的主要途径,孩子在活动中用感觉和四肢接触周围事物,也就是在学习他们和事物之间的关系。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作为教育者,无论是哪个学段,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到尊重规律,呵护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因为:呵护儿童就是呵护我们祖国的未来。
责任编辑:杨友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