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史大纲》,无论从阅读方式还是文学字体上,确实让人略感困难。但相比研读所带来的感悟与思潮,实属不值一提。其中,钱穆先生对中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铭刻我心。自儿时起,我时常会阅读一些世界或中国历史类读物,如《上下五千年》《世界历史发展的故事》等。现在看来,此类读物无外乎是人物传记体、纪传体通史类历史读物,仅是按历史发展时间顺序呈现史料传记。这类书籍对我来说还有印象的,仅是那些让我感兴趣亦或影响重大的人物、事件及发明。略读《国史大纲》,我对历史读物有了新的认识和观点:历史不仅是供后人回忆缅怀,更可解后世之惑。
钱穆先生撰写《国史大纲》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矛盾交织的混乱时期。清末民初的军阀混战,列强入侵特别是日寇侵华,使这个古老的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所谓挑战则是中华民族面临之生存危机、民族认同危机;而君主集权封建统治的清王朝彻底覆灭,则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国家、社会格局前进的机遇。
一、敬意犹存,可以兴邦【敬意】
在内忧外患的国家背景下,世人皆认为中华民族之全面崛起,应摆脱历史束缚,将发展眼光全面投向西方先进国家;清廷之所以无法立于东亚不败之地,亦是“祖宗家法传统文化禁锢之鄙陋所致”。弃中华民族封建社会历史文化鄙陋,全面西化改革才是中华崛起之正道,这便是当下面临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先生是当下知识分子中少数能客观正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优劣之道的有识之士。他认为:中国自古至今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势应是正面积极的,总体不断进步的。以历朝历代政治制度为例:商周时期人才选拔制度为分封制,君封侯地的弊病在日后逐步显现;至秦末,以分封制弊病为鉴,改为郡县制,人才任用客观度大大提升,但仍有主观弊端因素;西汉至东汉时期,又改为察举制,弥补主观因素的影响,但也出现买卖官职弊病;至清末时期,政治制度改科举制,以当下知识分子视野评价仍颇有鄙陋,但相比历代前朝制度而言,已是莫大进步与完善,而先生也正是从清末走来的最好见证者。屹立于道德峰顶,以后人之视角评古人之过失,是自私主观的臆断,不可为现世之人广而为之,更无思想进步之处。读我中华历史,识我中华儿女;识我炎黄子孙,知我民族兴盛。先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肯定与认可,向当下社会人民证明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伟大,告诫炎黄儿女们需对其保持客观尊重、理性分析的态度,懂得民族历史文化之真正价值,亦生珍视之情。“以史为鉴,方能兴国”也是先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敬意”。
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温情】
抗战时期日寇侵华,意图“去我民族文化,杀我现世同胞,改造后人”,民族生存面临巨大危机;加之民国政府消极抗日,力图从英美俄国斡旋之中求得间接“抗日”之利,整个抗战局面非常紧张。在日益耳濡目染的冲击下,先生完成了《国史大纲》,以我个人观点来看,不仅有“以史明志”“以史救国”之用意,更有“存星火于乱世,复兴邦之力于后人”的对中华文明高境界珍视的“温情”。先生在为《国史大纲》寄予未来期望的同时,也许也做出了“最坏”打算之备:如无法驱除日寇,国家深陷混乱,可留炎黄文化隐于世,以期后人之星火,可以燎原复兴。想必先生在撰书时,所怀情感之深刻,五味杂陈,这种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温情”,我辈虽无法企及,但应传承下去。
曾有“读史可以明智”的佳话,在略读《国史大纲》后,我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否认民族历史文化的过去,就是对自我、社会、国家的否定,一个忘却过去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阅读中华民族历史、了解历史文化发展、理解历史文化价值,可以说不仅“明”了中华儿女们的“智慧”,更擦亮了“心智”,同时也帮助我辈不断完善解答人生三大终极发问: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将去往何处?《国史大纲》此书正如导读专家白云教授所言:它应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家中该存有的一本有价值的书,一本真正属于我们中华民族儿女的历史财富之书。
第四期73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