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陶行知先生说:“培养的人的特征是康健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服务)社会的精神。”如果说孩子是未来的花朵,未来的希望,那每一个学生就是一粒种子。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喜好,都有心目中的那一粒种子。我心目中的种子就是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他懦弱、颓废但却又聪明善良,是一个性格比较复杂,“非榜样”形象。这样一个初中的孩子在旁人眼里绝对算不上是一个好学生。阅读《教育家陶行知研究》后,我觉得他是我心目中的“好学生”。
首先,放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完全从一个“青少年”的角度去审视他。虽然他嘴里总是污言秽语,甚至打架、招妓,但是他从老师斯宾塞家回到宿舍,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看着他误借回来的《非洲见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这人文化程度不高,不过看书倒不少。”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一个即将要被学校开除的学生来说这个时候还能静下心来看书,可知他是如此渴望进步。从这里说明他是一个爱看书、爱学习的好学生。
其次,他流落纽约街头时遇到两个修女,当他看到修女特别寒酸但又特别善良时,他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捐了10美元给修女。对于流落街头的少年,宁愿自己挨饿、甚至四处漂泊也要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不是仁爱之心吗?孔子在《论语》中说“智者无惑、仁者无忧、勇者无敌”,理学家胡宏也说过“人而不仁,则道义息。”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那么道义也就无从谈起。孔子、胡宏这些公认的教育家、理学家都在强调仁爱之心是成功的基石。
而他十岁就打高尔夫球,还是击剑队领队,击剑被誉为“赛场上的芭蕾舞”,所以霍尔顿拥有着康健的体魄和艺术的兴趣。对于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如果没有科学的头脑、独立生存的能力,怎么可能就敢独自去西部谋生呢?
霍尔顿可惜身在资本主义国家,在发了战争横财的美国,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精神上的缺失无法弥补。用沈从文的一词“不凑巧”来形容一下霍尔顿的不幸,如果霍尔顿遇上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学校或是育才学校就读,他还会是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吗?
假如陶行知“四颗糖”故事的主人翁是霍尔顿,那么……(陶校长知道霍尔顿五门功课四门不及格,请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放学后,陶校长来到校长室,霍尔顿早已等着挨训了。陶校长却笑着掏出第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但我却迟到了。”霍尔特惊疑地接过糖果,并将目光投在一袭泛白长衫,慈眉善目的陶校长身上。随后,陶校长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还是奖给你的,因为我给你留了便条,你牺牲掉看橄榄球的时间来见我,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这时的霍尔顿更惊疑了。陶校长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你为什么五门功课四门不及格,并且在历史考卷上还做了解释,这说明你有说真话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霍尔顿感动得痛哭流涕,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不该对学习文化知识有偏见,学习任何一个科目都是……”陶校长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去,说:“你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种树者必先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如果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那么,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千千万万种不同的种子,有的是小麦、有的是核桃、有的是玉米……于是,这些千姿百态的“种子”便构成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种子,需要的养分也是不同的。每一个孩子就像一棵未来的参天大树,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在培育他们的同时,还要学会如何去珍视他们。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假如当所有的“霍尔顿”遇上千千万万个“陶行知”……
第四期79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