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午,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四期全体学员齐聚昆明理工大学红土会堂,共同聆听云师大附小周群校长给我们带来的讲座《传承与创新:从西南联大附校到云南师大附小》。长达三个多小时的讲座,周群校长以幽默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师大附小自创建以来一路走过的风雨历程,与我们分享了她35年来与附小并肩奋斗的故事以及她为附小管理做出的决策和担当。

马云说:“要想改变教育,校长是关键,而做校长有时候要比做CEO更难。”校长是一个学校从事管理工作的决策核心。整个管理过程都是围绕着一个个决策去展开的,每一位校长上任都是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决策取决于对风险的评估,有主动决策和被动决策,主动决策风险很大但前景可能更加开阔;被动决策风险相对较小,但常常会受到惯性思维的制约。在从事学校管理中,我们每个人都像建筑师一样,是过渡者和传承者。在进行管理时不是全程否定,也不是另辟蹊径,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取其精华并加以传承和创新。我很认同这一观点,它对我今后的学校管理指明了方向。
在学校发展中,最具历史传承价值的是文化。周群校长说:“附小在发展中除了继承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外,融合时代发展,以‘好好做个人’为学校文化底色。”熏陶重于说教,针对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的现状,我也做过思考。作为校长,我该如何在继承中发扬创新我们学校的“荷文化”?我们学校位于滇西南的腾冲市荷花镇,是一所具有八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原校址太小无法扩建,只能另选新址重建。2013年学校竣工投入使用,是一所花园式的现代学校。进入校园给人的感觉是美丽气派,功能齐全,但恰恰就是少了一点文化氛围。

“三流学校看校长,二流学校看制度,一流学校看文化。”让优秀文化在我校得到传承和创新是我们一直的努力和追求。多年来,通过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建设成效初显。除了学校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以外,在软件建设方面,我校秉承“崇和育人,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传承和践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树立荷花精神品牌,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校园文化不是提出口号、格言上墙,让面面墙会说话就行的,那只是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我校推行“荷文化”,有外在的彰显,也有内在的塑造。外化于形,学校每幢楼都有它独特的名称和所蕴含的意义。教学楼叫“荷盛楼”,女生宿舍楼叫“荷慧楼”,男生宿舍楼叫“荷宇楼”,教师宿舍叫“轩荷居”,办公楼叫“崇荷楼”,有《爱莲说》基石,还有代表荷花镇翡翠文化的玉石状元桥等。内化于心,荷花素有“花中君子”的雅号,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作高洁、淡泊、坚贞等象征。学校大课间广播也是根据《爱莲说》来编排的,全校师生都能背诵《爱莲说》,铭记和践行荷花积极向上的品格。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把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教育,让师生人人争做花中君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通过几年的努力,学校“荷文化”已初步形成,荷花精神也一直荡涤和熏陶着我们的心灵。
周群校长在讲座最后给我们出示的无名碑上的格言是我的最爱,它将一直成为我的座右铭,影响我,启迪我:
年轻时,我想改变世界。成熟后,我想改变我的国家。六年后,我想改变我的家庭。
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四期的培训学习,让我在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的步伐更加自信和坚定!
第四期62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