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果

读史明智 立德树人

发布时间:2020-12-31  点击: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在参加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四期培训中,我认真阅读了《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聆听了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马琦教授的导读,收获较多。


一、跳出庐山天地宽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时候,我们中国人看待自己的历史就像苏轼在庐山中看待庐山一样,可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站在中国之外,以“西方中心”的旁观者立场为我们呈现中国晚清的历史。这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视角观察自身历史的机会,给了我们更宽广的思考空间。

我们从多个视角来学习、研究中国晚清的历史,可以培养自己的求异思维。对同一历史事件,中、外看法不一样。比如《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将蒙古、新疆、西藏等单独列出,以说明晚清是多样化的中国。这些历史问题受费正清个人立场、中西文化差异等影响,不可避免带有偏颇。事实上,这些地方都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引发我们深思,虽然这些地方的确是我们国家的领土,但可能当时的晚清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对这些地方的影响确实不够。这足以让我们明智,并启示我们必须加强对这些地方的文化认同、经济影响,使全国人民都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找准病根好医治

阅读晚清史,感觉中国当时“生病”了,亟需开出合适的药方,进行医治。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土支离破碎,在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下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为了掠夺我国的资源,在我国领土上享有最大化的特权,从事着贩卖鸦片等伤害中国人身体和经济的贸易活动。这一方面加速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强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晚清的代名词就是屈辱、腐败、懦弱。可以这样说,一部晚清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的屈辱史、血泪史。这也启发我们,不破则不立,“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从晚清开始,魏源、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一系列运动或变法,都希望改良封建制度,使祖国强大,但都失败了。正是有了这些无效“药方”,才引发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些正确的“药方”直达中国社会的“病灶”。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三、立德树人求发展

读《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我深刻感受到人才的重要,而人才需要教育培养。为了使晚清这样屈辱的历史不再重演,我们一定要强化学校教育,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谋求国家更大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我国近代之所以落后的原因和未来美好的前景,培养他们刻苦学习、发奋图强的精神。“立德树人”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要把学校作为主阵地,开展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点,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学校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诸如升国旗、唱国歌和国旗下演讲等一系列活动的落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另外,通过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课外活动,营造具有爱国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要以史为鉴,读史明智。要具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不忘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四期67班供稿

Copyright ©云南师范大学万名校长办公室
地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