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果

科技赋能 音乐引领

发布时间:2021-01-08  点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借着参加云南省 “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四期培训的机会,我尽情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在忙碌与充实的十月,各位专家的讲座精彩纷呈。与专家们的零距离接触,我的心灵受到了洗礼。在一场场知识的盛宴中反思教育的现状,想要探寻更好的管理方法,改变教育的现状。通过这次系统的培训,我相信在今后的管理中我会做得更好,在教育的路上会走得更远。



细细品味各位专家的讲座,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今天是一个科技无处不在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网络,向他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各种知识与技能。每一个人都要紧跟时代发展,更新观念,以思想促行动,以行动促改革。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的《用技术打造智慧好课堂》专题讲座,让学员们拿起手机,用有趣的方式去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全新课堂。焦教授的讲座围绕“课堂教学变革迫在眉睫”“什么样的课堂是好课堂?”“用技术打造智慧好课堂”三个方面展开。他认为所谓课堂,是师生在多元时空中的共同创造。好的课堂是有趣的、高效的、生成性的、互动参与的。数字时代的课堂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能参与、协作、翻转、测评、沟通的“混合学习”。未来教育应该用科技引领进步,用极简教育技术赋能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如今的课堂“要么让学生用手机参与到教学中,要么让学生用手机忽视我们的存在”。技术进步不会淘汰教师,但是,善用技术的教师是知识的创新者和推荐者,不用技术的教师将难以生存。在这个“天下名师皆我师”的时代,信息技术不仅创建了多维度、全方位的学习环境,也对教师这个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认真思考,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打造智慧课堂,成为利用技术赋能教学的开拓者、引领者、实践者。

“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优美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给予人美妙的享受。来自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的孙泽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民族音乐赏析——音乐成就教育人生》专题讲座,孙老师的讲座从音乐是什么、音乐有什么作用、不同地域音乐赏析等方面,带领我们走进音乐世界,体验音乐美感,感受音乐的魅力。孙老师通过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实践案例,给我们分享了把音乐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以提升学校办学特色的办学模式。孙老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新时代的育人目标是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我们要尽可能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学会欣赏与创造,学会领悟与感恩,并努力营造一种和谐之美,融合之美。专家们的专题讲座让我有两点感触。



第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根据学科提前预设各种教学场景,而是如同小溪流淌一样,慢慢浸润,慢慢熏陶,最终汇成一股清泉喷薄而出,那么我们的教育将会是一幅幅动人而温馨的画面。

第二、学校的铃声代表着学校的文化,也预示着孩子们在学校各个时段所要参加的活动,所要接受的学科知识。因此,学校铃声不只是单调机械的重复提示音,我们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活动规律,进行适当地调整和变化。我们可以把上课铃声变为经典名曲的动态赏析,让孩子们感受文化的多样性与博大精深;或者把下课铃声变为融合学科的原创歌曲,让孩子们在学科知识中寻找快乐与满足,产生学习的欲望。我们还可以将大课间铃声改为动感十足的音乐,让孩子们在欢快的节奏中感受到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获得健康。

用科技助力教育,让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音乐丰富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让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科技助力教育,音乐引领未来,教育如此简单。


第四期80班供稿


Copyright ©云南师范大学万名校长办公室
地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