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师大春暖花开、鸟语花香,跟着春天的脚步,我们一千名校长和骨干教师奔赴师大,我们将带着空杯心态在这里学习生活一百三十二天。
经典阅读是本次学习的重要内容。经典阅读的第一本书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他认为“教育科学想要成为完美的科学,只能建立在所有其他科学的完美基础上”,于是他带着自己的教育思想批判性地学习前人的思想,创新性地提出了兴趣课程内容,即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和宗教的兴趣,并根据兴趣的不同类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直至今日我们还在沿用。
我所教授的学科是小学三年级语文、英语,在我的班级里有一名这样的小女孩:她性格孤僻,个子娇小,口齿不太清楚,成绩一般,语文和数学基本上不及格。平日里也不喜与人来往,在班级里属于典型的不出声的类型,但是作业完成得还算积极。针对这些情况,我在平日有意识地观察她的兴趣点。在一次期末测试中,她的英语竟然考了85分,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于是我就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找她谈心。通过谈心得知她对英语很感兴趣,并在课内外主动练习单词书写和口语阅读。听了她的表述,我及时肯定了她的方法,对她的学习效果也给予了肯定,并鼓励她继续加油,争取下次取得更优异的成绩。通过那次谈话,我发现她脸上多了些许笑容,见到老师也尝试凑过来打招呼。在之后的课堂中我都会有意无意地在全班人面前表扬她。转眼间,又到了期末考试,这次她不仅英语成绩更好了,而且语文成绩还及格了,整个人也阳光起来了,愿意主动和玩得来的同伴玩游戏。通过本次经典阅读,我在思考赫尔巴特提出的兴趣观不正是这样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作为一个教育实施者,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用慧眼发现其兴趣点,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帮助孩子实施,使其最终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孩子自身的良性发展,最终实现其全面发展。
学习的意义在于思考和反思。通过学习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理论,让我在了解其课程理论基础及体系的同时,思考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所作所为是否遵循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所上课程是否做到了全面了解,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我觉得这次培训,学习理论是基础,让理论在实际的课堂中实践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总之,教育是一个良心工作,作为一位教育者我应该时刻要求自己静下心来,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用自己的心血来浇灌祖国的花朵,让爱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还在于教会孩子感恩、回报社会。让我们通过经典阅读,站在巨人的肩上反思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在教育这片海域乘风破浪,与孩子们共同进步,共创美好未来。
第五期84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