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阳春三月,在这樱花盛开的季节,我有幸参与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五期的培训,与云南师范大学结缘,重温学生时代的学习生活。工作了10年之余,有机会再次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与老师为友、与书群为伴感到很幸福,此次培训阅读的第一本名著是《普通教育学》。
读这本书给我最初的、最明显的感受就是难读,读不懂。而后聆听了张晓燕副教授的《普通教育学》导读讲座,为我再次阅读这本书重拾了信心,拨开了迷雾,决定再次翻开书本从前言开始慢慢读……

一本书的内容结构,贯穿着作者的全部思维,也是了解该本书的梗概及作者思想的重要一步。
书总是常读常新的,每次读也总也会有一些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地方……
赫尔巴特的管理——“惩罚”
赫尔巴特认为:管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之一,也是实施教育性教学的前提,主要措施是威胁、监督、命令、禁止、惩罚、权威和爱。赫尔巴特在书中提到:假如他产生了要破坏的不良意向,那么这种意图只要他已变成或者可能变成事实,都必须受到充分的惩罚。给予这种恶的意志以深刻的否定,使他受到挫伤,这乃是教育要做的事情。
我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健全教育惩戒的实施、监管和救济机制,是为了让学校和教师会用、敢用、慎用教育惩戒,让家长和社会理解、支持、配合学校及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一味的爱并不能完全作为实施教育管理的全部,教育理应有“惩罚”的参与。
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之必要目的——“五道念”
教育的目的包括可能目的和必要目的,必要目的就是要培养道德性格的力量,主要体现为五个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赫尔巴特重视德育在教育性教学中的地位,认为教育者要为儿童的未来着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在此次培训的第一堂课上,我观看了深受启发的电影——《奇迹男孩》。Browne校长在处理Jack Will 为了捍卫 与Auggie的友情与同学打架这一事件时,Browne校长告诉Jack打架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是友情值得捍卫,任何人都希望变成一个好孩子。Browne校长的教育导向正是赫尔巴特教育目的的体现,他告诉了Jack做一个捍卫友情的人是值得肯定的,把“成为一个好孩子”作为Jack心中的道德价值导向,Browne校长为儿童良好道德的发展做了指引。与此同时,“什么样的人才是好学生”是在未来教育路上,值得我去思考并细化措施后为之付诸实施的教育理念。
赫尔巴特为我们编著的《普通教育学》确实难懂,然而书中的观点却与我们当下的教育又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从古延续至今的教育路上,《普通教育学》一直指引着我们如何去做好教育,书难读之余,它也更像一枚橄榄,值得去细细咀嚼。
第五期92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