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赫尔巴特的教育世界,我明白了他对教育的理解是基于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书中完整的理论体系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难免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掩盖该书散发的光芒和普世价值。他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方面进行感性到理性的论证,从具体到抽象地阐述他的教育观点。他提倡的是一种“以生为本”的教育主张,教育就是要为孩子的发展奠基。基于此,我谈谈读这本书的几点心得:
一、以生为本的教育观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儿童的未来着想,坚持德育为先的全面教育,培养儿童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人格,引导学生朝至真、至善、至美、至用的学习目标迈进,这也是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所以,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二、以生为本的教学观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活动中,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从传统的蒙学教育,到常规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再到2020年12月落地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都鲜明地体现了管理是培养儿童规范意识必不可少的手段。众所周知,学校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将助力儿童的成长,继而才会有稳中求进的教育性教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们以课程为蓝本,从具体事物入手,通过认识它的形式,再分析综合多方面信息,最后化成抽象的符号,这个过程就是在心理学的引导下完成的。作为学校,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坚持“五育并举”,借助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等方式,或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地沉浸式感化;或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般明心见性地教化,都是全方位、立体式地引领儿童成长的方式。
三、以生为本的课程观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中的“一致”和“关联”,其实指的就是教学中司空见惯的“核心课程”和“综合课程”,这些在目前的学校课程设置中均有充分体现。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校都按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开齐、开足了相关课程,着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此同时,学校还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因地制宜地开发了一些适合本校学生的特色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并让学生具有适应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由此可见,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真是无处不在。
四、以生为本的教师观
赫尔巴特在本书中还提到:“时而希望、时而怀疑、时而快乐、时而烦恼”的教师形象,要求教育者掌握传授知识的科学方法,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基于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单一的经验积累,综合形成一种欲望,驱使学生付诸行动,从而让其形成一种信仰。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做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与此同时,今天的教育者还应该不断地引导学生,通过注意——期望——要求——引导的过程来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坚定不移地让孩子站在“课堂的中央”。而这,也是当下我们考核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
五、以生为本的学生观
赫尔巴特强调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平衡的兴趣。这无可厚非,但更要有一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决心,培养一种“格物致知、止于至善”的品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赫尔巴特的观点也是极为吻合的。
六、以生为本的学习观
赫尔巴特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专心且审思的,学习中学生既要保持专一,但也要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在将单一的个体通过分析与综合的方法,重新提出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不断循环中,最终形成一种意志,产生道德性格的力量,“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便是这个过程的产物。
《普通教育学》的思想是一种本性的传承,也是一种改造的提升。它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升意志品格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它“大象无形”地揭示了一切以生为本的教育,都是在为孩子的发展奠基。
第五期95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