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果

以强健之体魄,筑强健之中国

发布时间:2021-05-21  点击:

万物新生的春天,是最适合奋斗的季节。在这最美好的时节,我来到云南师范大学,开启了美妙的学习之旅。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已经读了三本书,上了三堂导读课,听了九场名家讲座,每天都在读书、研讨、交流、反思,忙碌且充实。在名目繁多的学习项目中,我最喜欢的是聆听名家讲座。听一次讲座,就像遇到了灯塔之光,指引着我的人生航向。这些讲座包含了文化、历史、地理、生物、体育等不同学科,其中“运动”这个词出现频率最高,现就体育这个话题谈谈我的想法。

一、运动增强体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如今,应该说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据调查研究,现在我国的青少年身心健康存在很多的问题,学生中的“小胖墩”“豆芽菜”“小眼镜”越来越多。很多学校教育重智育而轻体育,作业负担重,导致孩子的睡眠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孩子的免疫力、视力、记忆力,也让孩子心理变得特别脆弱。

在中考中增加体育的分值,是重视体育教育的一种表现,云南走在了改革的前列。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就要保证学生每天的运动时间。学生运动强度够了,睡眠会更好,身体也会更棒。而当一个孩子爱上某项运动后,也会为之努力,从而获得身心的愉悦,就会减少玩手机的时间。正如康永邦校长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培养的是“身体好,情商高,思维能力强”的孩子。希望孩子们身体健康、心态阳光、快乐学习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二、运动改造大脑

康校长在讲座中提到“运动改造大脑”。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我当时是有些质疑的,没想到搜寻了一下有关内容,发现真的有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明显增加大脑神经纤维、树突、突触的数量,促进大脑的发育;可以减低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预防老年痴呆;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和反应速度,保持大脑年轻。

这些讲座让我这个不爱运动的人深受启发,“行动最艰难,却也最有用”,改变要从我做起。让我们放下手机,去陪孩子爬爬山、打打球,和孩子一起用运动改造大脑,让体育精神常伴生活,更要让坚持运动成为一种习惯。

三、运动增强国力

很多名人名家都是体育运动的爱好者,运动不仅能让我们拥有好的身体,拥有好的大脑,其实更多的是能磨练我们的意志品质。体育精神就是奥林匹克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有发扬体育精神,奋发上进,不畏困难,才能早日实现梦想。

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更是一个国家强大的表现。1984年许海峰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1990年亚运会成功举办后,“亚运成功、众盼奥运”也成为时代的呼声。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为中国奥运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曼德拉说过:“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这些都是中国日渐强大的有力证明。

著名网球选手李娜,曾两次夺得大满贯冠军,为亚洲网球带来了历史性突破;田径选手苏炳添,在不被全世界看好的情况下,一次次取得优异成绩,赢得全世界的称赞;中国女排五连冠、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这些都是中国人的骄傲。

在日本人培养“狼孩”,俄罗斯人进行“鹰式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孩子正在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是每个教育者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热爱体育,传承伟大的体育精神;让孩子们每天的生活更丰富多彩,生命更有意义。让我们以强健之体魄,筑强健之中国。


第五期86班供稿


Copyright ©云南师范大学万名校长办公室
地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