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不断努力向上,带着火一般的热情不知疲倦地进行斗争……”赫尔巴特的这番话震撼着我的心灵,他的教育思想引发了我的一系列思考。
“教学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就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教育。”“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手段的教育。”赫尔巴特的上述论断道出了课程育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正所谓“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才能洗尽铅华,揭示学科德育的内在机理,实现学科德育的美好愿景。那么,学科德育的突围究竟有哪些路径呢?
一、守望初心,探索理念文化
(一)引导教师反思问题根源
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学科分割、知识绑架、情感分离、沟通不畅等教学阻隔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它是伴随着学校制度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
(二)指引教师看见未来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内容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这是学科教学的根本目标,事关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类的未来。
(三)引领文化照亮现实
以我所任教的蒙自市银河小学对学科德育的探索为例,学校从建校初期就着力建设“道德课堂”,提出课堂要以“合道德”“合目的”“合规律”的基点引领全校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让每一个生命蓬勃生长”的教育理念,以“育人”为核心的教育文化不断彰显。
二、守望体系,探索制度模式
(一)强化校本教研,落实每节课的三维目标
我们需要结合课程标准、时代背景、学生实际优化设计学科德育目标内容,通过强化备课、听课、评课、作业批改等过程研究,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逐步帮助教师形成自觉。我在引导学生续写《狐狸和乌鸦》时,发现学生续写的内容大致分三类:乌鸦继续吃亏上当;任凭狐狸花言巧语,乌鸦坚决不上当;乌鸦采取各种严厉的、古怪的报复措施对狐狸进行还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中第三类尤其多。这引起了我的思考:这世界只能“恶有恶报”吗?狐狸只是想吃那块肉而已,我们能否用同理心、用善意、用沟通去解决问题,比如,鼓励狐狸用诚实的劳动去获得食物等。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教师便可以开始学科德育的自觉探索。
(二)创新教学模式,细化每一科的德育要求
我校创新建立并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合作的学习形态即为打造一个微小的学习共同体,通过个体的发展来促进集体的发展,又通过集体发展反作用于个人,即微型平行学习理念。同质结对,异质结组是小组的建立原则。这就决定了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两种基本的学习形态,即“二人成对的相互学习”与“六人成组的合作学习”基于组间的补充质疑,也衍生出了“组际成群的集体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又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自学模块、讨论模块、展示模块、反馈模块。教学模式的改变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建立“种子模型”,创新学校的管理制度
每个人都是一颗种子,我校建立以发现、挖掘和绽放每个师生生命力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形成更为人性化的课程方案、课程内容、评价制度等。推进有效课程,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多元化、主体课程综合化;构建“快乐课堂”,倡导爱教爱学,会教会学,乐教乐学;摒弃单一的、片面的、僵化的教学评价制度,形成了多元化、过程化、个性化的校本评价体系。
三、守望实证,探索技术方法
学科德育是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其教育模式、课程设计、教学指导、实践活动等都是以实证、定量的心理学研究为依据,这就为学科德育提供了丰富多样、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蒙自市银河小学在每个班级创新开展“给心灵一片晴空”研讨会,让学生、教师、家长、专家坐到一起,通过家庭雕塑、表达感恩、识别优势、发现梦想、理解接纳等多种技术方法,构建更为积极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助力学生成长。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学业成绩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四、守望幸福,探索教师素养
2019年,陕西一位初中教师因为学生成绩不好天天辱骂学生的新闻引起社会关注,这位教师不懂得学科德育的方法,更缺少幸福体验。
在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学校通过弘扬“匠人精神”,开展“唱好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做运动、当义工”为主要内容的“六大行动”,培育教师的三种“幸福”。一是心中的幸福,那就是情感的热爱。爱自己的人,才有能力爱别人,教师应以自身的良好素养和美德来影响学生。还可以通过发现学生的优势去鼓励学生,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蒙自市银河小学通过开展教师成长工作坊等多种方式,引导教师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保持正念,积极处理自我关系、家庭关系、师生关系,人人成为有正能量的暖心教师。二是脑中的幸福,那就是思想的专注。建立成长型思维,不断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索学科教学的育人之道。银河小学引导教师研究学习“幸福管教”,从“三大系统”入手,不断探索学生的成长奥秘,努力培育每个学生内心的力量,领会和掌握学科德育的新路径。三是手中的幸福,那就是技术的精湛。鼓励才是促进学生成长与改变的方法,批评指责只会适得其反。引导教师学习学科德育的方法,获得有效的技术,才能不断提升学科德育的实效。
我认为,只有当学科德育不再是表面化的空洞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的生命体验活动,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涌动生命活力,才能让立德树人成为现实。
(第六期102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