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将亡的危难时刻,钱穆先生没有独善其身,而是积极地以“为国招魂”之“士人”精神,静心著述了《国史大纲》,用对华夏历史的深厚“温情” 和“敬意”,于危难时刻凝聚起了民族精神 , 其情可敬可佩,其人可赞可叹。钱穆先生对历史“温情”和“敬意”的态度,值得我们一以贯之地学习,将历史作为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从中汲取营养,拓展更宽、更深、更广的未来之路,弘扬民族精神文化,续写华夏文明的新篇章。在我看来,“温情”与“敬意”这两个词语,内涵深厚,外延广阔, 但主要集中在对过往历史的深切认同以及对未来精神的拓展。具体说来,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呵护充满探索的过往
正如钱穆先生所言,中国历史“悠久”“无间断”“详密”之特点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当中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几千年来, 无论朝代怎样更迭,无论世事怎样变化,身居庙堂之高的统治者和身处江湖之远的平民百姓,都在心底里认同着共同的文化,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社会繁荣、国泰民安的“大同社会”。一次次的变革、一次次的自我推动, 华夏文明在历史风云的激荡中不断走向前方,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璀璨星光。政治高度文明,文化闪亮璀璨,思想兼容并包,影响辽远深广……于“温情” 而言,我们需要尊崇先民们矢志不渝地探索,从心底里认同先民们用坚实的臂膀撑起来的历史苍穹,让华夏之光焕发出新的神采。
二、宽容纤介之失的瑕疵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史的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往往能映照出我们需要深刻反思的地方。“焚书坑儒”“文字狱”对文化的侵蚀、弊病残疴造成的思想禁锢、争权夺利的战争导致的生灵涂炭、发明创造得不到最有利于国计民生利用的缺憾…… 中国历史文明进程的画卷里,免不了出现错误。但正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般,若一叶障目则难见泰山,我们需要以宽容之胸怀辩证地看待那些不光彩的瞬间,并在反思和重构中避免一次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彀中” 才是应该有的态度。“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所谓“温情”与“敬意”,就是要摒弃偏激的历史虚无主义, 既亮出辉煌,也不避缺陷,在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的“拿来主义”中不断纠偏, 回归正轨,在继承中创新创造。
三、弘扬丰润的精神文化
中国历史如同一条河,夹岸千里处处盛放着文化之花,使得中华文明充盈着很多丰润的精神文化。诸子百家于“轴心时代”在神秘的东方晕染着思想的智慧;儒、释、道交融既使得“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得以舒张, 又能使“穷则独善其身”之时在山间之明月、江上之清风的抚慰中得以释然;唐诗宋词在文化的世界里无比璀璨耀眼,令无数人为之心醉神迷。区别于钱穆先生所言的西方文明如屋顶吊灯照耀四方,一旦吊灯损坏,则完全黑暗,中国的文明之光则不同,逐渐普及的文化传播、逐渐扩大的经济地域、逐渐平等的政治机会如众星拱月一般璀璨着中国文明之光,演奏出的中华历史进程以和谐为主的琴韵悠扬。钱穆先生对历史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和评价,表达了他无比热爱之情感。“温情”与“敬意”的历史态度, 催促着我们不要止步在过去的荣光里, 而是要负起担当和使命,不断传承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托举民族未来的希望。
四、凝聚继往开来的力量
“国人当渊然而思,憬然而悟,愀然而悲,奋然而起!”钱穆先生用心何其良苦。“使国人明了我先民以往五千年惨淡经营之史迹,以为我民族国家复兴前途所托命。”他谦逊地说希望《国史大纲》“成为将来新国史之马前一卒!”仅凭先生的这股精神伟力,我们都没有理由不肃然起敬。知往鉴今,读史践行,中国历史留给当今的思考何其深远, 指引着我们新时代前进的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宏大理念的提出以及实现,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经验为其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必将为此注入更为强大的中国动力。“温情”与“敬意”的历史态度,需要我们在坚定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更新,吸纳优秀因子不断熔铸出更为强大的力量,持续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迈入新的广阔天地。
读史以明理,品史以知真,唯悟方有得,唯行终有获。怀一份温情脉脉轻抚,承一份敬意厚重续写。一部《国史大纲》,学术价值丰韵,现实意义重大, 值得我们一品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