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

什么是好学生

发布时间:2020-11-18  点击:


从事教师工作六年,教过许多学生,每位学生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与孩子们共同学习、生活的经历是我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课堂教学中我教授孩子们学科知识,在生活中我也学到孩子们乐观向上、勤奋努力、顽强拼搏的品质,当然也遇到过调皮的孩子。关于什么是好学生的标准,具体是什么,在我工作的每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下面谈一谈我心中每个时期好学生的标准。

2014年大学毕业,我带着大学生的书生气走上了讲台,心中有一团火,想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中,想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全部教给孩子们。当时自己心目中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好、懂礼貌。

进入第四年教学生涯,我调入另一个学校,接了一个新的班级,这个班级成绩倒数,但学生自觉性都很高,全班孩子都很有礼貌,只不过考试成绩差一点。我潜意识里认为全班都是好学生,这好像与我三年前对于好学生的看法不一样了。对,确实不一样。我此时的好学生标准变成了懂礼貌、相互关心、积极向上。我把学生成绩抛开,全班孩子都是好学生。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公平看待他们的眼光,我看到学生的头顶都有一颗小太阳,每个孩子都充满阳光。一年后,这个班从倒数变成了全乡第一。因此,平等看待每个孩子,认为他们都是好学生,会使每个学生变得更加优秀。



教书第六年,我心中的好学生又发生了一点变化。脱贫攻坚中我们深入学生家里辅导功课、调查家庭情况。我所在的乡是全市最贫困的乡镇之一,贫困人口较多,全校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是建档立卡户,班上所有学生家我都去过。每次去学生家都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学生在家中都很懂事,让人觉得“害怕”,这年纪不该这么懂事呀!我总会不自觉地把他们与自己的侄子侄女比较,同样的年纪,这些孩子显得成熟太多,他们帮爷爷奶奶做家务,采茶、喂鸡、喂猪、做饭……为什么是帮爷爷奶奶而不是帮爸爸妈妈呢?因为爸爸妈妈打工去了或是离婚了不在家。大部分家庭都是两个孩子,大孩子格外懂事,弟弟妹妹住校想家了,哥哥姐姐就像他们的父母一样把他们搂在怀里,还说“乖,不要哭了,星期五我们就回家了”。其实我知道他们自己都很想家,因为宿舍查夜手电筒的余光照到他们的脸上,眼睛里明显都是泪水,只是没流出来罢了,结果他们却还在安慰比自己小一两岁的弟弟妹妹。这种现象一次一次重复发生着,我亲眼目睹,却又无能为力,我很自责,不能帮到他们。这些懂事的孩子难道不是好学生吗?他们不一定人人都学习成绩优秀、有艺术特长,但他们真的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有一颗顽强的心,在我心中他们都是好学生。我认为有一颗向善的心、积极向上的态度、懂得生活、能尊重别人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在教学中我们是否可以把心中好学生的标准放一放,因为当你认定谁是好学生后,在教学时看待学生难免有失公平,我们教学中为何不把每个学生都看待成好学生呢?那样岂不是更好?

好与不好只是标准问题,我觉得在教学中不应评价谁是好学生、谁不是好学生;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引导学生,让他们有一颗从善的心,热爱党和国家,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尊重别人,我想这就是我现在心目中好学生的标准。

心怀感恩,以父母的心态关心学生,以师者的身份为学生解惑,而不必再为谁是好学生而纠结,谁都可以变成好学生,这就是教师该做的。而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去评价谁是好学生、谁是坏学生,因为在评价学生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评价自己,我们应融入其中,把学生变成好学生,自己也才是好老师。


第四期73班供稿

Copyright ©云南师范大学万名校长办公室
地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