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

大山里的草根老师、山区孩子阅读路上的点灯人

发布时间:2020-11-18  点击:


我是大理州宾川县拉乌彝族乡拉乌完小的一名教师,名叫谢红芬。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一直在拉乌彝族乡任教,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下,教学成绩连续多年在乡镇遥遥领先,在全县名列前茅,多次获省、州、县、乡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马云乡村教师奖”;2017年,所撰写的教育教学案例《重拾民族“记”艺,让孩子们学会用双手创造未来》荣获省级教育教学案例优秀奖,该案例也被省教育厅录入数据库;2019年,荣获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称号;2019年被评为“大理州三八红旗手”;2020年被评为“大理州民族团结模范个人”。



坚守山区,扎根彝乡教育

自走上工作岗位,我就坚定了要用责任心和使命感谱写自己青春华章的信念,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待人诚诚恳恳。“爱岗敬业,踏踏实实育人”是我的事业信念。任教期间,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同时兼任过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少先队辅导员等职务。我认真开展家访、主题班会活动,注重孩子们的养成教育,通过共读、故事会等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来营学风,正班风,所带班级因各项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非常享受校园生活。2019年,我被宾川县妇联聘请为宾川县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后,积极参加“千场家风宣讲进万家”行动,以群众会、家长会、妇女谈心会、客事办事处、农活集中劳动点、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家风家教宣讲会15场次,聆听群众达1000余人,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以儿童阅读为支点,促进山区教育发展

2016年,我有幸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经与家人商议后,我把所得奖金(10万元)全部用于建设乡村儿童公益书屋,后来,又争取到“上海微笑”的支持,于2018年7月在自己家里建成了乡村儿童公益阅读馆。从此,周末、假期我都会陪伴来馆的孩子阅读或者进村入户为当地的孩子们讲故事。截止目前,馆内办卡读者达338人,刷卡借阅量达14000多次,为了方便孩子们换书,我又把自己学校十几平米的宿舍布置成了换书站,每周定时为孩子们提供借阅服务;寒暑假,我也积极组织读书公益活动,并抽空到附近的两所幼儿园为孩子们讲故事;为更好地带动老师们共同成长,我带头组织成立了教师读书会,组织老师们一道共读;同时,我通过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形式创建了拉乌完小红领巾广播站,为乡内的几所学校向公益机构申请到了优质的图书,邀请阅读推广专家老师到拉乌开展公益培训,为拉乌乡三所学校和平川完小引进了农村住校生睡前故事公益项目,为拉乌完小引进了乡村儿童美术课公益计划项目,并带领孩子们进行相应的课程学习。除了实践,我也认真阅读各种教育教学类书籍,例如通过研读《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T.E.T教师效能训练》《朗读手册》《故事知道怎么办》《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等书籍,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努力建构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探索适于山区教育的模式。


以民族文化为联接,培养孩子的民族自信心

2014年4月,我在拉乌完小组织成立了民族文化才艺社团,认真组织每年的民族歌舞展演活动,开展民族文化才艺课程和收集整理民间本土文化资源,与民间艺人一起带领孩子们学习民族文化。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所辅导的孩子和指导的节目曾到昆明、香港、上海等地参加过比赛和演出,均获得不错的成绩和好评。

我想,教育的本质无它,唯“爱”和“榜样”而已。

一个爱阅读、会阅读、享受阅读的人,其人生一定是充实的、澄澈的、向善的,一个被阅读滋养着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美好和温润的。让我们都做一盏灯,共同点亮山区孩子的阅读路、人生路。


第四期67班供稿

Copyright ©云南师范大学万名校长办公室
地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