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

在观摩中思辨 在思辨中成长

发布时间:2020-11-18  点击:


九月的云南师范大学依然草木葱茏、煜煜生辉,来自云南省不同地州的学员们踏着落日的余晖齐聚云师大,分班后同学们都作了自我介绍,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

九月份培训期间,我们听取了许多场专家的讲座,这些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俗话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我用一句极为凝练的语言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在观摩中思辨,在思辨中成长”。



此次培训项目受邀的每位专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有不同的经历,有不同的视角,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面对这些专家或优秀一线教师管理者的经验成果,我们不可能照搬照用,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经验来思考判断,做出取舍,最后为我所用。聆听专家的讲座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专家的思想是非常超前的、深邃的,我认为我们在本土做老师,做教育,首先要吸取最前沿的教育思想养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摒弃“用不上这些高大上东西”的想法,因为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其实每一个学校都是独特的,都是世界上各不相同的一片“树叶”。在专家给我们提供的典型案例中,迸发着教育思想的火花,虽然不能照搬复制,但均会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发,有些可以借鉴。时间过去一个月了,在云南“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四期这艘大船上,我已经旅行了一个月,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风景,一个月的学习体会让我进一步坚定了足下的脚步。

我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家乡的小学任教,我在学校里先后担任过班主任、语文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德育主任、教务主任。在授课方面,我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在教育科研方面,我带领学校教师积极搞研究,探索出了适合学校师生发展的有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还结合学校实际做了县级课题《结合区域民族特色,传承蒙古族歌舞,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研究,编辑出版了《心中的草原》校本课程。经过努力实践,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发挥了作用,有力地提高了语文学科教育教学成绩,课题的实施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德育方面我积极倡导“大德育”观,让德育思想有机融入每一堂课,从课堂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文明班级评比的方式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养成;在教务管理工作方面,我争取化繁为简,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引领和鼓励老师们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争取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次参加培训,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工作内驱力,坚定了我终身从教的信心和决心。回首这18年来,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奋斗,我先后被评为县市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云南省最美乡村教师,2018年晋升为高级教师。“风雨培训路,铁骨育人情”,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四期培训将如春风沐雨伴着我成长,让我一路披荆斩棘,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学校管理者。


第四期62班供稿

Copyright ©云南师范大学万名校长办公室
地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