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

扎根山区 青春无悔

发布时间:2020-12-08  点击:


在玉溪市华宁县青龙镇,有一所山区寄宿制小学——老田小学。老田小学1971年建校,这里青山萦绕,零零散散的村落散布其中。学校距离青龙镇19公里,山高路远,交通十分不便。由于地处山区,经济条件落后,发展建设缓慢,当地人多数外出打工,学校现今学生不足100人,多为留守儿童。从教11年以来,我一直工作在农村基层,2012年来到这里工作,期间担任过学校总务主任和完小校长,回顾这段工作,有艰辛也有快乐。



积极乐观、奋进向上的教师队伍,是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给我最大的感受。回想起2017年8月底的开学之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8月的梅雨时节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我们新学期的开始,按照中心校会议要求,教师要提前3天到校做好开学准备工作。但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让我心里多了些顾虑,因为雨季回学校的道路经常垮塌,散会后,顾不得多想,在镇上和其他老师汇合一同出发。

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伴随着绵绵细雨,一路上不时地与村民打听道路的情况。果然,回学校的道路断了,这也是意料之中吧,只不过这一次垮塌得比以往都严重,垮塌的地方比较多,把道路截成了几段。此时离学校还有10多公里,我们停下车,站在山坡上眺望着远处,一行7人中有的带着刚满2岁的小孩,有的怀孕已经6个月,还有两个刚分配来的新老师,怎么办?当时真的是进退两难,我深知前方道路的艰难,原路返回,还是继续前行,大家都拿不定主意。若返回,开学的事情就要耽搁,若继续走,安全怎么办?在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我跟其他人说,继续往前走,把车开到不能走的地方,停在路边,带上必用品,其他东西丢在车上,走路去学校。就这样,我们继续出发了,在离学校十公里左右的地方停了下来。眼前的道路已经被滑坡的泥土掩埋,弯弯扭扭看不到前面的情况。收拾好物品,我们一路上,说着笑着向学校走去。

遇到难走的地方,大家你拉着我,我拉着你。滑坡随时可能发生,走到危险的地方观察清楚,选好路线快速通过。就这样一路跨河沟,过泥潭,一路艰难,一路欢笑。就这样走了2个小时左右,下午7点,我们终于回到了学校,这一路上没有谁抱怨过,大家都把它当做一件趣事,这让我非常感动。也正是大家这样乐观的精神,才能在大山之中教好书、育好人。



回到学校经过一晚的休息调整,第二天老师们立即投入到开学的准备工作中来,打扫校园,收拾教室,修剪树木,整理教案。但此时我担心的是,学生怎么安全到校,学校的物资怎么运送进来?为了开学不受影响,我把回校的情况汇报给了中心校校长姜老师。姜老师得知情况后,给了我们许多安慰和鼓励,同时帮我们积极协调,向镇政府汇报了情况。第二天,镇党委书记组织人员,亲自指挥,帮我们清理了学校进出的道路。看到道路的通畅,学校的物资得以送到学校,学生能够准时开学,大家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全校师生心里充满了温暖。

我们工作在山区,成长在山区,虽然环境艰苦,但大家齐心协力,乐观向上,工作中互帮互助。我相信在我们云南也有许多和我们一样的教师在为山区的教育默默付出,社会和政府也在大力支持和发展农村的教育,因为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云南的山区教育会越办越好。



第四期61班供稿

Copyright ©云南师范大学万名校长办公室
地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