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

我期待的“三好”学校

发布时间:2021-05-21  点击: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明日之学校”,或描绘杜威的理想,或勾勒基于杜威教育理论又联系学校实际情况的蓝图,或天马行空地想象学校未来的模样。我们都有共同的愿景,家国强盛,岁月静好,有欢喜追求的事业,有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

心目中的明日之学校,谓为“三好”,是受“三好”学生的启发,以德为先,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亦是十九载工作实践的反思及愿为之努力的方向。

我希望学校是风清气正,朗朗乾坤下的人文校园。近年来,随着国家“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推进及反贪反腐行动的开展,社会治安明显改善,风气清明,校园真正成了治学育人、传承文化的一块净土。近些年,学校依凭“义教均衡”、“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升级,校园环境也得到大幅度美化。但这些毕竟只是外在,并不能给校园注入厚实的文化底蕴,学生对挂在墙上的“文化”并没有理解和敬畏,便谈不上自觉的遵循和践行。真正有人文的校园是有历史底蕴的,而且师生能为此感到自豪。阅读是随处可见的,当然包括秩序井然的各种文体艺活动。你能感受到师生的谦逊礼貌,感受到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自尊自信、自觉自立。

我希望学校的老师们都是德才双馨,守望初心的师范君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每一所师范大学育人的要求和标准。每一位老师能走上讲台,学识能力都能胜任其工作,不仅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努力,还得有读书和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有源头活水,有智慧和不断前进的动力;守望初心,就是立德树人的孜孜追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换位和宽恕,是任重道远的弘毅坚卓,是淡泊宁静的超然忘我,更是兼济天下的情怀。守住初心,教育教学工作就有担当的勇气和责任,就有了格局和气度,有了高瞻远瞩,能不计名利,直面困难,上下求索,无怨无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若我们的老师都有学习的能力和君子的风骨,我们的学校就有了榜样和标杆,就有人文和温暖,这样的校园自然生机无限。

我希望学校的学生都是主动求索,有诗和远方的翩翩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这样的时代强音仍然强劲,让人警醒,如果我们的少年懦弱、自私、狭隘、抑郁、冷漠、功利,何以求得家国振兴,民族昌盛,何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何以守住教育的根本?我们的学生如果有时代的使命和责任,有健康的人生观念和正确的人生价值理想,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品味,那么,他们就能主动去学习修身,他们就能将所爱与家庭、社会、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他们知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们明白热爱和选择的意义;他们懂得捍卫尊严,懂得行动胜于言辞。

这就是我期待的“三好”学校,如果延展开去,那还需要政策好、家庭好、父母好。推动教育和学校发展进步的因素是多位一体的,只有多方合力,才可能促成教育和学校质量的提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愿我们的努力,与这个伟大的时代一起进步。



第五期92班供稿


Copyright ©云南师范大学万名校长办公室
地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