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植根于爱,爱应永不止息,“仁爱之心”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品格。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辅导学生要有恒心,教育学生要有真心,关注学生一定要留心。只有用心善待每一个孩子,才会在教育的田野里获得惊喜和感动。2013年9月我有幸成为一名教师,但自己深知距离党和人民的嘱托还很远,必须努力前行,珍惜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在教育的路途中,细小的教育点滴时常在脑海中浮现。
故事要从2019年9月说起,在上级领导及学校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小手牵小手”项目“精准帮扶”计划教师培训,其中有段时间是在上海潍坊新纪元学校跟岗学习,我跟岗学习的是六年级一班。上第一节课时就有一名叫小萌的女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沉默寡言,不爱回答问题,甚至被老师点名回答也不敢出声。她上课时总是低着头,一副乖巧的样子,从不直视老师,也不爱和小组同学交流讨论,从眼神中我看到她的躲闪和逃避,害怕老师叫到她回答问题。课后我多次找她耐心交流,鼓励她课堂上胆子大一点,也侧面向其他同学了解了她的一些情况,我想帮助她。
每次上课,我会留意到她是否会解这道题,如果她没有困难,我都尝试着叫她回答问题。我小心地呵护着她,不让她因为遇到不会解决的问题回答不上来而感到更加焦虑和自卑,从而畏惧、厌学。在我无言的期待中,她开始小心翼翼地做一些简单的回答。
在一节公开课中,后面坐着许多的专家、学校领导及老师,我心想这是她表现自我和挑战自我的好机会呀。所以在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坚定地选择她代表其小组进行交流汇报。而此刻我脑海中萌生出这样的思考,若万一她不配合我,拒绝交流发言,那这节公开课可能就要以失败而告终,心中难免有些忐忑和担忧,但鼓励一颗幼苗成长,值!果然,在我要求她上台作交流汇报时,她支支吾吾、磨蹭半天,很不情愿地和我小声说道:“老师,我可以不用回答吗?可以不用上台交流吗?”我平静地看着她,轻轻说:“你试试,你可以的!”她终于鼓起勇气走上台,认真又略带羞涩地表述其小组的解题方法。从刚开始的低声细语到声音逐渐响亮起来,到最终能够把想法表达清楚,此时全班同学和听课老师们的掌声不谋而合地响了起来,我也顺势为她竖起了大拇指,并给他们第8小组记上一分奖励。此时她的嘴角露出一丝轻松的、舒心的微笑。从眼神、表情中能看出她的喜悦和自豪,那是一种扬在脸上的自信。
从这以后,我发现她慢慢有了很多变化,她尝试着主动和同学讨论交流,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请教,主动向我问好……这些细小的改变让我感到很欣慰。
古人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在给学生解惑的同时,我们又会遇到很多疑惑。阳春三月,踏着春的步伐,我们相约云南师范大学,参加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五期的培训,开启新的学习之旅,在已走过的一个月里,既有为之前的疑惑而解惑,也有产生新的疑惑,如在上面的教育故事里,我从开始对她的注意到鼓励、再到关心,整个过程虽有一定的成效,但通过近期的培训,我忽然意识到,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遇到类似情况,我一定在之前的基础上,加上对学生学习需要的兴趣培养,让那份自信不仅来自老师的鼓励,也来自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教育的过程,不仅需要爱的鼓励,更需要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总之,希望我们在这个春天相遇,在今后的每一天都同收获、共成长。
三尺讲台,道不尽酸甜苦辣。我深感一名教师的责任就是用“心”做好教育;也深感一位教师的光荣。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勇于进取,不断革新,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取得更优的成绩。爱应当永不止息,只有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自己的学生,尽情欣赏他们的创造,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美好。只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一个智慧的老师,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倾听不一样的声音。这也才是一位有“心”的老师。
第五期98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