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育人 爱岗敬业
雄鹰选择了蓝天,是为了展翅高飞;鱼儿选择了大海,是为了遨游万里;我选择了老师,是因为感恩与热爱。因受父母的影响,我从小对教师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成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2012年6月,大学毕业的我毅然放弃留学保研的机会,投身到祖国边陲的乡村小学——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都龙镇茅坪国门小学。22岁的我满怀豪情壮志投身乡村教育,实现了儿时的人民教师梦。
茅坪国门小学是一所地处中国和越南交界处的边陲村庄小学,一所名副其实的“国门”小学。我接手的是由多个偏远的一师一校合并而成的班级,学生基础十分薄弱,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是当务之急。于是,我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日常工作中。根据教学内容,我自编教学口诀、自制教学道具、引导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树立信心,学以致用。
还清晰地记得,有无数个深夜,披星戴月颠簸在家访途中;有无数个深夜,通宵达旦陪着孩子输液;有无数个深夜,冒着倾盆大雨到孩子宿舍给他们盖被子;有无数个深夜,一丝不苟与孩子促膝长谈;又有无数个寒冬,在凛冽的寒风中亲手给学前班的孩子洗衣服……
关注留守 倾注师爱
我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竭尽全力当好一位无私奉献、勤劳刻苦的“妈妈”。茅坪小学一共有425名学生,留守儿童就有128名(占总人数的30%)。这些留守孩子除了生活贫困,还缺乏父母的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由于亲情缺失和监护缺位,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个性偏激、道德失范、学习欠佳。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茅坪小学于2012年9月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和“中国关工委”的帮扶下建立了留守儿童爱心之家——亲情视频聊天室。于是,我成为了128个留守孩子的“妈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对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学习辅导和生活辅导,并教会留守孩子们使用电脑打字,教他们使用QQ和远在外省务工的父母视频通话。每当孩子们含着幸福的泪花指着电脑屏幕地对我说:“Miss Lu,这是我爸、我妈”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热心公益 关爱贫困
这里的孩子,梦想很淳朴,他们想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庭的命运,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2年,我家里因治疗重病的父亲而负债累累,我每月工资不高,除了偿还父亲因病欠下的债务外,我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资助贫困生。我知道,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在朋友的帮助下,我通过互联网发起了献爱心活动,为贫困孩子争取到更多的爱心捐款及多种物资。有些物资是我和支教老师步行几个小时的山路才送到村民们的家里。这些小小的举动,散发的却是大大的关爱。我所付出的一切感动了孩子、感化了心灵,于无声中塑造了他们学会感恩的人格,让孩子们逐渐拥有一颗真、善、美的心。
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也许会有许多荆棘刺痛我们的手脚,也许有许多艰辛会让我们流泪,但正如《麦田里的守望者》导读专家谭晓云教授所说的那样:“我们坚持梦想、坚守初心是非常珍贵的”。通过本次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六期的培训,更坚定了我的教师梦,也更坚定了我的教育初心。我一定秉持好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项目的初衷,勤学苦练,力争成为有教育情怀、有教育境界、有教育思想的教育者,不辜负孩子们对我的期待。把自己的身心融进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中,做个富有爱心的教师,扎根乡土、言传身教,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在教育的路上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这便是我一份平凡普通的教育赤子心,凝结着壮乡儿女对国门乡土的无比热爱与无限深情。
第六期115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