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很瘦,悄悄从肥大的手掌中流走。转眼已是十月,阴冷的天气却阻止不了我们的学习热情。在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六期的学习中,我们浸润书香,聆听名师讲座,学思说写,不断成长。最近常想,何为好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和“爱满天下”的陶行知先生给了我答案。
时间回到2013年4月下午。“殷老师快点,翠花同学在教室晕过去了。”下午第二节课后,班长就急匆匆地跑到办公室叫我。我冲进教室,只见翠花同学躺在几个女生的怀里。我呼喊她,给她喝温水,掐人中穴。简单处理后,她终于醒了过来。我和三个女生立马送她去医院就医,结果是血糖低引起的缺血缺氧昏迷。在医生的询问和同学的证实下,终于找到了翠花晕倒的原因。原来她早饭只吃了一个馒头,午饭也只吃了一个馒头,因为营养不良,才出现了昏迷。同学说,翠花平时生活节俭,经常是早上来上课时买两个馒头,就当做早餐和午餐。看着病床上虚弱的翠花,我五味杂陈,心如刀割,立刻给她买了牛奶、面包。可她一句:“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喝牛奶”,再次狠击了我看似坚强的内心。
送翠花同学回家后,夜的暗黑弥漫了整个学校,只见山间月亮挣扎着探出头来。我突然想明白了,那天课间翠花为什么把我单独叫到走廊尽头,向我申请缓交学费,也明白了她上周为什么和我说不想读书了。翠花是文山州一个偏远山村的苗族女孩,家有兄妹三人,她排行老二,上有姐姐在读大学,中有她读高中,下有弟弟读小学。家里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靠父母打零工、种植烤烟和养殖家畜等。翠花初三那年,父亲在帮别人上杉木料时不慎被杉木击中脑袋,医好后行动不利索,不能干重活,大大影响了家庭的收入,这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可谓雪上加霜。但可贵的是,翠花学习勤奋且为人谦和懂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翠花的困难如一颗针深深地扎在我的心上,时时刺痛着我。我总在想,我要做些什么才能帮她走出困境,走出大山?在以“大家长”的身份跟她谈话后,知道她虽然家庭贫困,但自己的志向不穷。我向学校反映了情况,学校知情后,通过工会为她举行了爱心募捐,还免除了她高中三年的学杂费,并每年给予一等助学金帮助她度过这人生短暂的坎坷。在爱的助力中,她解除了压力,并把大家对她的关爱化作了学习的动力,经过三年的努力,最终考取了云南民族大学。她考上大学后,我又为她找到了一个企业家,每年资助她1万元学费。翠花毕业后,也选择做了一名乡村教师。工作后还第一时间来看望我,每年的教师节总是提前一天问候我,在去年的问候短信中她写到“谢谢生命中能够遇见您,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就没有今天。对您的感激无以为报,我希望在我以后的人生中,做一个像您一样的老师,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我经常追问,教育到底是什么?也许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我们偏远的农村,我想还有千千万万个“翠花”,若能众人拾柴,献出一点爱,帮助这些“野百合”们找到自己的春天,让他们得以绽放,那么教育的春天里才能“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个世界亦将越来越美好。锦上添花固然好,但农村教育更多的是需要雪中送炭,帮助那些在命运的泥潭中挣扎的学生,有时向他们伸一只援手,也许就能让他们走出困境,改变人生;如选择熟视无睹,他们就可能变成一棵迟早凋落的野草,进入代际循环,周而复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让我们在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的培训学习中静心研学,不断修炼提升自己,待学成归校后能够燎原一片,影响带动更多的老师,一起努力,争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让更多的野百合在属于自己的春天绽放。
第六期119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