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美丽的花儿,它是我心底最美的期望;梦想是指南针,它使我由浮躁走向安静,由彷徨走向坚定,最终走向成功。
——题记
十四载春秋,三尺讲台,道不尽酸甜苦辣,二尺黑板,画不完人生风景。十四年来,我秉承着“从心入手,用行规范,成就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理念,用爱激发热情、用爱启迪心灵。
缘起,只因有您
我的舅舅是一位初中语文老师,他很爱看书,写得一手好字,小时候家里的对联都是他写的。舅舅博学多才,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因此,他的学生很喜欢向他请教问题,文学、历史、生物,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他的课堂生动有趣,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他先吟诵一段自己写的美文,配上优美动听的琵琶乐,就这样娓娓动听地说起了学校的夜景,他独特的导入和亲切的授课,让学生沉浸其中,他的课堂令人享受、令人难忘。他默默站在讲台几十余载,培养了一批批莘莘学子,是学生们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他,让我看到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和伟大。从此,“教师”这颗种子便在我幼小的心中生根发芽了。
成长,我的改变
“长大后我便成了你”,多么美丽的梦想!2007年9月,大学毕业,我如愿来到墨江县第二中学任教,开始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教书生涯。站在讲台上,面对无数双渴望求知的眼睛,看着比我小不了多少、个子比我还高的高中生,我开始忐忑起来:我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但是我真的能胜任老师这份职业吗?本着严师出高徒的原则,我模仿着大部分老教师的样子,为了树立威信,只要学生没按照我的要求完成学习,我就大声训斥犯错的学生。可看到孩子们满怀期盼求知的表情,还有因为害怕我而畏缩的目光时,我开始反思。我不断向舅舅请教,他嘱咐我说:“要公平用心爱你的学生,学生才会爱你,学生爱你才会听你的话,信服你!”有人曾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了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了自信。”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学生们喜欢上课。我一改雷厉风行的上课和班级管理风格,沉下心来和他们交流,适时利用“糖衣炮弹”,让微笑和表扬成为鼓舞他们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慢慢地,孩子们都喜欢上了我,我也学会了和他们快乐相处、共同进步。
坚守,最初的梦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经工作十四个春秋了,回首教育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不知不觉中,我早已把教书育人当成了我的毕生追求。“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然后彼此有了爱的温度。”我从初为人师的“女魔头”,到现在的幽默“老高”,孩子们都很喜欢上我的课,喜欢和我谈心,就这样,我们温暖着彼此,一起成长。星光不负赶路人,十四年来,我带出了五届高中毕业生,以优异的成绩,帮助孩子们圆大学梦。看着每一个孩子成功的时刻,注入我心田的是一种被尊崇的幸福感。
李镇西校长用他的教育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当师生彼此生命相融,能够互相听到对方的心跳、能够感受对方的脉搏时,好的教育才真正发生,好的教师才能真正诞生。在我的心里,教育就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或许过程辛苦,但只为心中那个梦——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卢梭笔下那自由幸福成长的“爱弥儿”,我必将努力践行,幸福坚守!
第六期111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