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

老师,我能到学校看看吗

发布时间:2022-01-01  点击:

有幸参加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六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阅读20本经典名著,这让我们有机会和经典对话,与教育家同行。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说过:“人人都应受平衡的多方面的教育,多方面性是没有性别等级和时代差别的,适合于男女老少,任意地存在于贵族和平民身上。”读到这段话时,曾经送教上门的经历浮现在我眼前。

我送教的对象是一名残疾儿童,名叫小游,今年9岁,住在城郊结合部,父亲因车祸去世,家中只有年老的爷爷、奶奶和他相依为命,是个建档立卡户家庭,靠民政部门每月1000多元的救助基金和爷爷在村小组的卫生保洁工资维持生活。孩子因先天性残疾,下肢严重萎缩,两只脚像小树枝一样细,无法直立行走。我的内心深深为这样一个折翼的天使而绞痛。孩子的生活起居全靠爷爷奶奶照顾,雪上加霜的是他还伴有严重的肺部疾病,需常年服药,因生活无法自理,不具备到学校随班就读的条件。第一次送教,我们为孩子送去了一套桌椅、免费教科书和学习用品,还有一些小孩子喜欢吃的零食。爷爷拒绝了我们的零食,因为生怕孩子吃了发病。爷爷说孩子常常拒绝吃药,到医院打针时也会大吼大叫,可能是从小打针打怕了,不愿意和别人多说话,日常生活除了打针吃药,就是玩手机、看电视。

一开始,小游有些紧张,也显得很拘束,只是被动地在爷爷的要求下和我们打招呼,对我们的到来也似乎不太欢迎。但是他对我们送去的课本很感兴趣,拿到课本就认真地翻看插图。我们在了解小游的家庭和个人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了让他学会简单的计算、常用字及口语表达的送教目标。另外,还计划鼓励小游在生活上增强信心,树立同病魔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懂得家人及社会对自己的关爱,逐步培养和训练生活自理的能力。所以,我们的送教课从简单的教拼音、汉字、数字、简单的加减法以及会认服药袋上医生写的医嘱入手。一开始,我从小游感兴趣的电视节目、爱玩的游戏入手接近他,慢慢打开他的心扉。小游的学习能力让我感到意外,他对常用字的学习很顺利,好多字甚至都不用教就会读。随着送教的深入,小游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渐增强。我好奇地问他,你没进过学校,怎么会认这么多的字?他说是从电视、游戏中的字幕上认识的,有些是爷爷教的。我顺势鼓励他:“你真厉害,今天学的这些字,学校里的孩子们要好几天才能完成呢。”“真的吗?”小游一脸兴奋。随后,我们开始教他学汉字,并用所学的汉字搜索电视节目、网上购物等。孩子一脸天真地说:“这下好了,我看电视、玩游戏方便多了。以前用语音输入,对着遥控板和手机输了好几次,都找不到想看的节目和游戏,这下一输入字就找到了。”我们告诉他,要会讲普通话,才能更好地使用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还能方便外出就医、乘车、旅游等等。小游点了点头,坚定的眼神中饱含着对校园生活的向往。

以后每次送教,我们都用普通话交流,小游的语言能力,一点点提高了。有时我们会快乐地一起谈起动画片中奥特曼大战怪兽的场景。他对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如数家珍。高兴时,他还会和我们谈起平时的生活、看病的经历等。我也把学校里的事、班上学生的情况告诉他。每次讲到学校里的孩子们,他都会满眼放光。一次,我们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小游突然问:“老师,我能到学校去看看吗?”我心中一震,说:“小游,只要你好好地配合医生治疗,病情稳定后,老师一定接你去。”他看着我,坚定地说 “好!”可是,想到他严重的病情,我又有些迟疑了。小游啊,老师多么希望你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在校园里快乐健康地成长,和其他孩子一样尽情地在操场上奔跑、嬉戏。此时,我感到一阵愧疚和自责,这么简单直白的内心诉求,而我们却无法满足他,我们为什么没有早点来送教呢?同时我的内心又一阵高兴和激动,因为教育就是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用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小游啊,老师多么想点亮你心中的灯。小游啊,老师即使无法完全点亮你,也要将你擦得亮些,更亮些。

我坚信,只要我不放弃,小游也不放弃,总有一天,他一定能够到校园看一看,甚至和其他孩子一起学习、游戏。

第六期116班供稿

Copyright ©云南师范大学万名校长办公室
地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